专访宁吉喆:5%左右的增长目标能否兼顾“速度和质量”?

来源:中国网时间:2023-03-08 10:48   阅读量:4973   

中国2023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该如何看待?今年经济复苏形势怎么样?中国“拼经济”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解析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您认为这样的目标是否能够兼顾“速度和质量”?

宁吉喆:今年GDP增长目标兼顾速度和质量。增长速度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体现了稳中求进。

说积极,是因为跟去年增长3%相比,今年5%左右的目标大约提高了60%到70%,有实质性提升,5%左右也接近中国经济目前潜在增长率。在研究“十四五”规划时,多数专家认为中国潜在增长率为5%至5.5%。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发展阶段越来越高,增速会趋于降低,现在能实现5%仍是一个积极的增长速度。

说稳妥,是因为增长目标比市场预期、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期稍微低一点,这是考虑到国内外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现在的增速目标体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合理增长是中国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果增速太低,特别是地方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压力就很大。

合理增长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在一定合理数量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都需要一个基本增长速度,才能持续促进高质量发展。

合理增长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标志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时可能是在2.5万到3万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到2035年就要翻一番,那么从2021年到2035年的年均增速要在4.7%,也需要合理的增长速度。

中新社记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上半年中国将迎来经济整体复苏,中国经济反弹会来得那么快吗?

宁吉喆:去年底,专家认为中国经济会在今年二季度以后、甚至下半年出现明显反弹,但从今年年初情况看,可能比原来预期有所提前。

春节的消费、客运等相比去年都有明显增长,1月份电影票房破1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纪录,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平稳转段,度过疫情大流行时间比预期要快,受疫情抑制的消费快速回升。

再看投资,从先行指标看,2022年固定资产的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2%,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20%,反映投资后劲,使得今年年初投资有一个较好的增长基础。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重大项目也集中开工,助推了投资回升的势头。资本市场上,1月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也创单月历史新高。

经济景气指标1月底升回荣枯线以上,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0.1%,2月底又进一步提高到52.6%,一改去年连续多月都在荣枯线以下的状况,反映了近期景气回升,企业对未来预期好转。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

中新社记者:去年有疫情冲击、房地产风险等拖累经济的因素,在您看来,今年影响中国经济最大的“变量”是什么?如何尽可能消除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不确定性?

宁吉喆:国内外风险挑战今年确实存在,有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国际上,从经济本身来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达国家能否走出通胀还要观察,甚至个别国家可能出现滞胀,这些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调整又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外溢效应。

另一个因素与经济和地缘冲突都有关,就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乌克兰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提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成本,会造成输入性通胀风险。即使没有输入性通胀,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波动也会引起国内连锁反应,这种不确定性始终存在。还有少数西方国家要搞脱钩断链、筑墙设垒,有逆全球化思潮及行为。

航拍福州市区楼宇林立。</p>
<p>航拍福州市区楼宇林立。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p>
<p>看国内,去年房地产投资、销售收入和面积都下降较大,对投资和居民住房消费产生影响,今年年初房地产出现了稳定开端,1月份7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应该说有稳的迹象。</p>
<p>当然房地产制约因素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可能还会存在,比如说保交楼风险、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这类风险要防止“水落石出”,房地产行业恢复还要一个过程,今年全年房地产企稳应该可以预期,但相对来说节奏会慢一点。</p>
<p>此外,由于监管缺失或不明确,导致少数地方银行和中小银行存在风险,一旦暴露就可能引发债务问题。</p>
<p>还要看到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在我们经济发展中是长期存在的,也会制约今年发展。近年来突出的挑战是“三重压力”,今年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仍有惯性。</p>
<p>怎么应对?我们要先看到还有很多积极正面因素,比如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体系齐全、改革开放深化、治理效能提高、特有制度优势等都还存在。</p>
<p>无论外部多少风险挑战,内部多少短期、长期矛盾,要坚持把自己的事办好,用增长和发展的稳定性来对冲国内外环境的不稳定性,用目标和政策的确定性来对冲国内外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p>
<p>可能国内外还会出现一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但只要我们经济发展达到合理增长,经济基础更加牢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p>
<p>中新社记者:中国着力“拼经济”,这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中国还能不能继续扮演全球经济“动力源”的角色?</p>
<p>宁吉喆:中国“拼经济”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30%,居世界第一。</p>
<p>尽管2022年我们的增长略有下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概为20%,但仍是最大的。</p>
<p>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好转向上,会让中国人民得到好处,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回升。</p>
<p>田野染“金”,稻谷飘香。彭琴 摄</p>
<p>中国经济恢复、内需提升,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以及国外先进设备的进口会加大,境外旅行恢复会让中国居民在海外的消费提升,今年我们将举办第六届进博会,这都会提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p>
<p>虽然现在有逆全球化冲击,但我们相信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各国尤其是企业总体上还是跟随大势往前走。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仍会贡献强大动力。</p>
<p>中新社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但从此前的数据看,民营企业仍有“持币观望”的倾向,如何消除支持政策与预期效果的偏差?</p>
<p>宁吉喆:从十八大到二十大,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认为只要进一步把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针落实到位,民营经济缺乏信心、预期变弱的状况终会得到扭转。</p>
<p>我认为民营企业恢复信心需要一个过程,重点要做好五方面工作,相信民营企业的信心会找回来。</p>
<p>第一,持之以恒地坚持宣传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耐心解释疑惑、正确解读政策,中央对民营经济大政方针明确,关键要落到实处,贯彻到体制机制上去。</p>
<p>第二,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以巩固和扩大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p>
<p>第三,要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排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p>
<p>第四,出台真招实策,解决各地民营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p>
<p>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党政官员要跟民营企业家交朋友,既要帮他们做工作,解决问题,也要做他们的工作,引导他们认识国家发展大势、现代化大势,让民企主动作为。</p>
        <p style=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2第一季度报告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2第一季度报告

中国2023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该如何看待?今年经济复苏形势怎么样?中国“拼经济”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解析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

2023-03-08 10:48
股票交易过户费今起总体下调50%

股票交易过户费今起总体下调50%

中国2023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该如何看待?今年经济复苏形势怎么样?中国“拼经济”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解析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

2023-03-08 10:48

精彩放送

华为智慧屏SE系列再度升级看高品价比背后的科技创新
    电视一直是家庭中最核心的存在。随着生...